首页
> 政务版 > 政务信息 > 讲话文论
政务信息 ?
发展规划 
讲话文论
计划总结
工作进展
财政信息
应急管理
统计数据
?
?
讲话文论 ?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面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
发布处室: 办公室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08-24 ? 来源: 36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和全省各市农业局长座谈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农业工作,查补农业发展短板,研究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进一步坚定发展绿色都市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是“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的起步之年。今年以来,面对多重不利天气条件和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的目标要求,解放思想谋新篇,奋发实干促转型,着力推进“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各项工作基本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农业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实现一产增加值142.7亿元,同比增1.3%,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上半年农业经济发展主要有八个特点:
       一是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呈逐步向好态势。种植业受不利天气影响,增速放缓。上半年,种植业增加值80.5亿元,同比增1.6%,增幅比年初目标小2.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小0.7个百分点,没有达到“双底线”目标。其中,春粮面积37.52万亩,单产238公斤,总产8.9万吨,同比分别减8.8%、8%和15.6%;但与全省平均相比,我市春粮面积减幅比全省平均小0.3个百分点。早稻生产形势好于去年,播种面积16万亩,比去年增加0.2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50公斤,创历史新高。蔬菜瓜果面积基本与去年持平,产量比去年略减。畜牧业转型步伐加快,逐步企稳。上半年,畜牧业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减4.8%,减幅比年初目标小0.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小0.8个百分点,达到“双底线”目标。其中,肉类总产7.39万吨,比去年下降7.0%,降幅同比缩小1.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小3.5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三区”建设实现开门红,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今年第一批农业“三区”建设暨土地治理项目完成审批,共有13个项目获批立项,计划投资总额11378万元,建设总面积8.44万亩,其中,粮食功能区面积4.22万亩,蔬菜功能区面积0.25万亩。目前,正在组织申报第二批项目,建设内容将以都市农业示范区和蔬菜功能区为主。另外,慈溪年进口10万头澳大利亚肉牛隔离屠宰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三年行动计划,至6月底,累计完成项目投资6150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34.5%,预计年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四个百分百。截至6月底,全市276个应验收规模养殖场全部通过验收,完成率100%,保留的生猪和牛养殖场达标验收扫尾工作全面完成;9个相关县(市) 区全面建立畜禽养殖污染网格化防控机制,完成率100%;4个相关县(市)区全面制定了生猪散养户“一县一策”整治方案,完成率100%;7个相关县(市)区全面制定了水禽场“一场一策”整治方案,完成率100%。
       四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深入推进,主要做法得到农业部的充分肯定,深化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完成《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的实施意见(代拟稿)》的起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全市推进会后明显加快,9个相关县(市、区)全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目前,省级试点县江北区已基本完成外业测绘;其他各有关县(市)区均已开展进场测绘工作。
       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两大举措全省领先。上半年,部、省、市三级共抽检农产品1436批次,总体合格率达到98.3%,其中地产农产品899批次,总体合格率达到99.3%,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奉化市列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名单,奉化、象山、慈溪列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创建名单。今年1月1日起,率先在全省实施全市域政策性生猪保险与病死生猪无害化集中处理联动;6月1日起,率先在全省实施主城区菜牛定点屠宰,进一步保障我市肉品质量安全。
       六是现代种业发展势头良好,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上半年,市种子有限公司销售收入2576万元,同比增加550万元,增幅27.1%,公司自主培育的“甬优8050”、“甬优540”和“甬优150”等三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籼粳杂交“甬优9号”被评为“十二五”浙江十大好品牌;市微萌种业有限公司销售收入2078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继续居全省同行业第一。市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扩初设计会审。
       七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余姚被评为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类插秧机92台,完成早稻机插面积15.7万亩,机插率超过80%,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机械化烘干小麦近2万吨,占小麦总产量的80%左右。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取得突破,油菜机割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同时,积极创建股份制农机作业服务公司,今年计划再创建7家,进一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进一步完善,助农减灾功能凸显。今年在余姚市、慈溪市新开设杨梅采摘期降雨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在奉化市新开设水稻种植收获期间损失补充保险试点,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达到42个。上半年,全市已投保农户5.23万户次,保费收入10940万元,保险金额50亿元。在今年小麦赤霉病灾害事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受灾麦田实行最低250元/亩、最高500元/亩的保险理赔,共计赔款近3000万元,为历史上小麦受灾理赔力度最大一年,有效减少了农民损失。
       二、查找短板,精准施策,全力打造绿色都市农业强市
       在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上,韩长赋部长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破解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突出问题,适应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全省各市农业局长座谈会上,林健东厅长也强调了“找短板、补短板”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我省农业领域存在的六大短板,提出了五大对策。两次会议的核心都是“查补短板”,因为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根本之策,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举。
       今年上半年,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也开展了查补短板活动。经过对前阶段查找的短板进行认真整治汇总,并对照市委、市政府2016〔5〕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目标、对照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对照国内外农业先进发达地区的有关情况,归纳起来,当前我市农业领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短板:
       (一)农业基础设施短板。设施较好的标准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面积不到60万亩,仅占全市农田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农田灌溉排水设施仍存在标准低、不配套、老化失修等问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同时,农业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衔接不够紧密,经常出现“建了拆、拆了建”现象。
       (二)农业产业结构短板。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有机农业种养规模偏小,有竞争优势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数量不多;农业产业链条不长,龙头企业近九成从事初加工,缺乏叫得响、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农场、大基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滞后。
       (三)农业生态环境短板。工业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严重,大气二氧化硫及有害颗粒物浓度依然较高,工业污染造成的酸雨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农业面源污染仍然存在,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观念淡薄,农业清洁化生产不够普及,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和运行机制的难题尚未破解。畜牧业出现连年负增长之势,农业发展资源处于紧缩状态。农业对土壤和水体的自净修复功能下降,土壤重金属、有机物超标等问题,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新的风险。
       (四)农业经营机制短板。规模经营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土地流转短、小、散现象比较普遍。土地流入户的户均经营面积仅为9亩左右, 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仅占承包耕地面积的40%左右;土地流转期短,期限5年以下近50%。新型职业农民数量不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快。各经营主体之间,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仍不紧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健全。存在服务内容单一,能力不强,机制不活等问题。
       (五)农业科技支撑短板。农业科技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缺少一流的团队和领军人才,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农业信息化发展滞后,全市缺乏统一的农业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市、县、乡镇之间信息交流不畅,“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融合不紧密。
       (六)农业要素保障短板。支农资金投入不够。“三农”资金投入总量与农民人口数量、农业基础地位、农村社区规模相比还不相适应,财政资金存在分布不均、重点不明、后劲不足的问题,缺乏对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的引导机制,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发展空间受政策束缚,农业设施用地,特别是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设施用地难以落实。农业活化成本增长较快。劳动力紧缺导致农业用工成本上升,目前农业雇工工资平均为160元/天,农忙时节达到200元/天,比上年同期上涨了25%左右,几乎抵消了惠农补贴的政策效应。
       补短板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既要致力于拉长短板、又要着眼于发挥优势。我们要以“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农业领域短板,从制约农业发展最关键的地方发力,从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发力,从今后五年必须突破的地方发力,扬长补短、攻坚克难,切实抓好六个“并举”,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特色精品、绿色生态、健康养生”的绿色都市农业强市。
       (一)坚持强基础与聚合力并举,着力推进绿色都市农业建设。一要以农业“三区”为平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抓工业发展的理念抓农业建设,集中力量建好都市农业示范区、主导产业集聚区和粮食蔬菜生产功能区等农业“三区”,集聚生产要素,改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优化配套服务,加强招商引资,推动各主体在空间上形成高度集聚,围绕农业产业链开展分工协作、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在农业“三区”内形成一二三产的互动、互促和融合,发挥集聚效应,打造地域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竞争力。二要积极凝聚多方合力。推进绿色都市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全社会的共同配合。农业部门不仅内部相关职能单位要协同作战,还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重视,主动做好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形成全社会共融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做精一产与接二连三并举,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转变农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补齐农业产业体系短板的重要途径。要围绕“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目标,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加强政策扶持,落实精准服务,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十亿级”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一要突出产业发展差异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与外地调入农产品形成差别化和有效互补,更好地满足宁波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地产鲜活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中高端市场占有率,实现优质优价。二要突出产品加工精深化。支持农业企业实施农产品加工设备改造提升和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三要突出新型业态多元化。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民居民宿、休闲农庄、生态渔家、采摘体验等特色产业,建设教育农园、市民菜园、农业主体公园,促进农业与文化、科普、教育、体验的结合。加快都市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做精“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做好特色园区之间以及园区与当地旅游景点之间的串联和衔接,打造农业休闲观光精品线路。
       (三)坚持保安全与优生态并举,着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就是要围绕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补齐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短板。一要做好优质安全的文章。为市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是我们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为载体,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多元化检测、信息化追溯和社会化监督等“五大体系”,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加大违法打击力度,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要做好生态循环的文章。农业作为绿色产业,要按照“资源化利用、减量化投入、清洁化生产”的要求,走生态循环的发展道路。要以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为主载体,深入开展“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行动,探索实施农田休耕轮作制度,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三级循环体系,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要做好环境美化的文章。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载体,开展农田创意景观建设,实施规模农田镶边、农田缓冲带种植、闲置地景观化改造、坡地景观栽培、沟路林渠景观提升等生态景观农业工程,提升农田景观效果。开展农田观光季活动,吸引市民广泛参与,转化田园景观建设成果。发展阳台农业,促进盆栽果树、花卉、农作物等创意农业走进市民家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改善市民起居环境。
       (四)坚持强推广与抓重点并举,着力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力。农业科技进步与应用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种业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一要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完善创新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科研机构的作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技服务。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集成创新项目和现代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加强良种、良田、良机、良法的集成配套研究。二要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要以蔬菜、茶叶、畜禽、水产养殖、捕捞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强新型智能农业设施装备研发和引进,推动农机装备总量持续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三要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要以“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为载体,健全市、县、乡镇三级互联互通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推动物联网远程管理和温、光、湿自动控制等先进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监管领域的普及应用,运用大数据推进定向、定量、定制生产的精准农业发展。四要大力发展现代种业。要充分发挥我市在现代种业上的先发优势,做大做强水稻、瓜菜、畜禽、水产、林特等优势种业产业。要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和引进种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种业基地建设,健全种业管理体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大种子种苗打假护权力度。 
       (五)坚持抓改革与育主体并举,着力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关键。要树立系统性思维,做好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和主要矛盾,着力补齐农业经营机制的短板。一要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农村确权赋权活权改革,探索创新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村社探索开展股份经济合作社终止退出试点,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村人口自由迁移等方面释放更大改革“红利”。二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增强家庭农场的生产能力、农民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加工营销能力;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积极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认证管理体系,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人才到农业生产领域创业就业,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六)坚持加大力度与转变方式并举,着力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农业现代化还是“四化同步”的短板,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但在新形势下,农业发展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压力,农业的扶持政策也要相应做出调整。一要创新扶持办法。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一些老的扶持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情况的,要及时进行调整与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农业政策的精准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产业基金、贷款贴息和信贷担保等途径,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向农业。二要强化金融保险在支农扶农上的作用。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将一部分扶持资金通过金融、保险等形式支持农业发展,探索建立“政银合作、银保联动、适度竞争”的新型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和农业保险差异化财政补贴政策,加快农业险种的开发与创新,鼓励发展个性化的商业性农业保险,构建多层次农险产品体系。
       三、紧盯目标,再接再厉,扎实有效地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下阶段,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盯年度目标,紧扣发展“短板”,集中力量打赢六场“硬仗”,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围绕产业转型,坚决打赢绿色都市农业开局战
       1.加强农业“三区”建设。切实抓好“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方案的贯彻落实。加快制定出台都市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及项目建设导则等相关文件,推进第二批农业“三区”建设暨土地治理项目报批实施,组织开展在建项目督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今年要完成20个都市农业示范区、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8000亩蔬菜生产功能区建设。
       2.全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制定出台市级农业全产业链认定标准。围绕主导产业,以规模化、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全力打造高效生态的农业全产业链。今年要创建1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培育2个年销售5亿元以上的市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
       3.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加强农业招商引资,积极推介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新领域、新产业招商项目,引进国外和台湾的优秀农业企业和先进理念、技术、管理、设备和品种等,提升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扶持外向型农业企业,组织企业参加境外食品展,巩固发展我市农产品出口优势。今年要建成1个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
       (二)围绕美丽农业,坚决打赢农业生态发展阵地战
       4.开展美丽农业建设。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推进2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整建制推进县、1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区、3个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县建设,新认定5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50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推进农业设施用房整治,根据“拆除一批”、“规范一批”、“改建一批”的要求,分阶段推进农业设施用房整治,8月底前完成“两路两侧”农业设施用房的整治。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严禁秸秆露天焚烧,大力推广以粉碎还田为主、多元化利用为辅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89%以上。
       5.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隐患排查、责任落实、“四治”、“两打”和“扩面整治”等五大行动,进一步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效。大力开展畜禽“两化工程”和“美丽生态牧场”建设,加快推进象山、宁海、余姚、慈溪等地围垦滩涂地区绿色养殖园区规划建设,积极开展农牧结合生态养殖试点,推广“园区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生态循环模式。
       6.推进种植业转型发展。以粮食蔬菜生产功能区为载体,加快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加大农作物品种改良力度,推广应用新型农作制度33万亩以上。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技术,确保完成化肥减量2100吨、化学农药减量214吨的目标任务。
       (三)围绕确权赋权,坚决打赢农业农村改革攻坚战
       7.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改革和流转。加强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突出重点、狠抓进度,保证质量、拉高标杆,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完成50%以上外业测绘面积任务,争取达到70%以上。下半年,市里将组织召开土地流转工作推进会,落实土地流转扶持政策,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模式,鼓励委托流转、整村整组流转、季节性流转,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流转形式,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今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要达到68%以上。
       8.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完善新形势下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性服务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对策,并组织召开全市主体培育现场会。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提质工程,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精准服务,完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及扶持办法,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今年全市要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个、示范性农民合作社10个、示范性家庭农场50个。
       9.深化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1-2个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开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序退出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做好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扫尾工作,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股改。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开展“万村审计”活动,推进标准化“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建设。
       (四)围绕科教兴农,坚决打赢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战
       10.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推进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创建科技示范基地50个,培育科技示范户3000名。优化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发挥市级产业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的带动作用,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型农作制度的推广应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落实农业生产领域大学生扶持政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名、引进大学生300名。
       11.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大力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企业,加快推进种业基地建设,加强现代种业扶持资金项目管理,做大做强“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微萌系列”西甜瓜、振宁黄鸡、浙东白鹅等知名种业品牌。加快推进市种质资源保护圃和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心项目建设,加强新品种引进和展示示范。新增省级以上审定畜禽、瓜菜品种10个以上,引进新品种200个,推广水稻主导品种70万亩以上,落实救灾储备种子90万公斤。
       12.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研究制订我市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工厂化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和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机械栽植稻麦面积75万亩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左右,粮食批次烘干能力达到14500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广应用温室大棚、肥水一体、喷滴灌等设施设备和无人植保飞机、耕作施肥一体机、新型植保机械、新型秸秆还田处理机械等新型农机具,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
       13.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研究完善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方案,组织开展可行性论证,争取在年底完成方案报批,启动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加快建设GIS农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农业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系统、农业灾害预警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系统、现代农业项目管理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土地流转和农村“三资”管理信息系统等智慧农业平台,提升智慧农机、智慧畜牧、智慧农资等信息化平台功能,建成并接入省智慧农业云平台的物联网示范点6个,粮食生产功能区上图率达到95%以上,畜牧业重点县大型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视频监控。推进国家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建设。
       (五)坚决打赢农业安全维稳决胜战
       14.进一步落实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责任。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强化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的安全管控工作,全力整治好每一个安全风险隐患,全力管控好每一个重点基地生产安全,全力应对好每一个涉农安全舆情,全力处置好每一个农业领域涉稳事件苗头,做到部署周密、措施到位、机制健全、处置果断、运转有力、成效明显。进一步健全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因监管缺位、工作不到位、处置不力等引发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15.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切实强化高毒农药管控,8月20日至9月10日期间,全市禁止销售高毒农药及硝基类化肥,并入库造册封存,高风险农药实行实名销售。严查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突出叶菜、葡萄等时令果蔬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督查,落实主体责任,督促生产主体严格遵守农(兽)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制定。加大对供外地的生产基地、屠宰企业等的检查力度,增加抽检频次,从严查处不合格产品,坚决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农村沼气安全管理,开展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的应急防范工作,严防重大动植物疫情、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这里强调一下,在前不久的省厅畜牧业督查中发现,我市基层官方兽医存在不到位现象,大家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落实整改措施。
       16.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落实专人对微信、微博、网络等涉农舆情进行监测跟踪,做到早发现、早掌握、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积极与信访部门沟通联系,加强涉农信访案件跟踪处理。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点热点问题,提前制定信访维稳应对措施,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按照省厅文件要求,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工作,8月28日到9月7日期间,执行每天零报告制度,做到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
       (六)围绕队伍建设,坚决打赢“两学一做”持久战
       17.加强思想建设,不断增强党员政治定力和规矩意识。深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以“两学一做”为主线,把机关和局属各单位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具体任务上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打造“狮子型”班子团队,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18.加强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文明机关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以“精确发力,优质服务”为主线的“最具创意组织生活案例”创建活动,动员各基层党组织立足工作实际,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创特色出亮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19.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提升为民务实清廉机关形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按照正风肃纪的工作部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加大明查暗访工作,提高机关工作成效,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20.加强廉政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强化纪律“底线”,强调“高压红线”。按照“有效预防、及时化解、简便管用”的原则,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深化工作,组织对农业项目管理廉政风险进行梳理,加强对关键廉政风险点的监督。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规定,加大执行力度,努力把纪律挺在前面,把制度落到实处。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友情链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