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简082 第21期 36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 2018年5月28日 [本期目录] ▲ 让创意点亮农业 奉化首届农业嘉年华拉开序幕 ▲ 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 为农产品安全“管出来”持续加码 ▲ 强制度 严准入 促规范 象山深入开展农药经营规范提升专项行动 让创意点亮农业 奉化首届农业嘉年华拉开序幕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促进奉化农业产业兴旺,5月27日上午,由奉化区人民政府主办,区农林局(海洋与渔业局)承办,区旅游委、广电中心和滕头村协办的,集农事节庆活动与农业生产、休闲、教育、示范等于一体的奉化首届农业嘉年华启动仪式在滕头村正式拉开序幕。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建跃、36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局长李强等领导,网易集团代表等企业老总,以及奉化区农业经营主体、市民代表共360多人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奉化作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开创了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奉化模式”。在启动仪式上,农业部农产品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领导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益培训学院揭牌,向全国各省同行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奉化模式”。农业经营主体代表还上台宣读了《致市民的一封倡议书》,郑重承诺:向来奉化采摘、休闲观光的游客和市民朋友提供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和优质贴心的服务。 奉化是一个山、水、田、地、海一应俱全的综合性农区,融山水风光、人文景观、海港胜景和佛教文化于一体。奉化首届农业嘉年华活动将贯穿整年,5-8月主要为“农事体验”系列活动,包括名优茶推介品茗、茶艺表演、特色小番茄品赏、休闲创意农业培训、水蜜桃推介、网络大咖品桃大会等系列活动;9-12月为“共享丰收”系列活动,包括麦浪农场美丽田园观光、旗袍秀,爱歌顿农场奉化优质农产品品鉴推介大会,溪口大雷山高雾农场亲子游,滕头村渔业科普知识长廊开业,中国垂钓之乡申报以及海钓、库钓、湖钓等系列钓鱼比赛等活动。农业嘉年华活动还推出了多条体验线路,实现奉化绿色都市农业与优质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旅结合,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为农产品安全“管出来”持续加码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强化源头治理,由点及面,为农产品安全“管出来”持续加码,36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2016、201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浙江省农业行政执法绩效考核优胜单位。 一、多点入手,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一是突出薄弱环节。针对新入市、群众反映集中、前两年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及诚信级别较差的经营单位,加大监督抽检力度;针对农资经营渠道日趋多样化,网络购药及代理购药增加的情况,将抽检重点从经营环节逐渐向种养殖环节延伸。二是突出重点农时。根据不同季节和农时,确定不同时段的检查重点。春季从保护春耕生产出发,开展以种子、肥料为重点的市场监管;夏季针对用药高峰,开展以农药为重点的专项行动;秋季着力保障畜禽产品食用安全,以兽药、饲料为重点开展兽用抗菌药、“两禁一超”专项整治。三是突出重点区域。对地产生猪、菜牛实行准出制,养殖户必须每批抽检“瘦肉精”,合格后方可申报场地检疫;屠宰场严格执行生猪按比例、菜牛每头进行检测,全年共抽检“瘦肉精”14.5万批次,对吉林、河南等地检出阳性的21批次共计26头菜牛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实消除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2017年,全市共抽检农业投入品855批次,合格率为92.28%;部、省、市三级畜产品例行抽检1640批次,总体合格率99.76%;抽检地产蔬菜350批次,生鲜乳129批次。据统计,通过加大质量监督抽检力度,为我市农业执法提供了40%的案源。 二、多线发力,保持执法打击高压态势。一是深入开展执法行动。积极开展农业“绿剑”、屠宰“扫雷”和动监“蓝盾”等系列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农业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二是加大办案力度。2017年全市各级农业执法机构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00件,比上年增长23%,依法移交公安部门2起,其中2件案卷被评为省级优秀案卷。农业、公安联手破获的跨国销售假冒杜邦农药案例入选商务部2017-2018年度品保委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并被写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三是规范执法行为。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切实落实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案件移送等制度。在全省农业综合执法20周年大比武活动中,宁波代表队夺得一等奖。宁海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荣获2017年度全省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称号。 三、多面合作,促进普法用法全民参与。一是检打联合。深化抽检结果应用,对检测不合格产品,及时追根溯源,加大打击,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2017年查处抽检案件37件,占全年办理案件数的37%。二是部门协作。加强与市场监管、质监、公安等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办案等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切实加大联合打击力度。在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联合执法行动中,共开展联合执法114次,出动执法人员1051人次,查处违法行为14起。三是两信融合。强化“互联网+农业执法”思维,深入推进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监管工作效率;开展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档案,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四是普法用法结合。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普法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全年共举办普法类活动29次,发放资料1.5万份,服务群众5500人次,受理咨询投诉举报106起。 强制度 严准入 促规范 象山深入开展农药经营规范提升专项行动 自2017年11月以来,象山县部署开展农药经营规范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强化宣传教育、严格经营准入、改造提升门店、加强信息化监管等系列举措,引导农药经营向规范化、信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关停淘汰农药经营店43家,开展改造提升95家,验收通过70家,信息化监管系统覆盖率86.3%,使用率55%,农药产品网上登记1100余个,网上登记率90%以上,农药经营服务水平提升明显,店面整洁明亮,配套设施齐全,制度规范完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该县高度重视农药经营规范提升工作,成立农药经营规范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象山县推进农药经营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农药经营店规范化改造工程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部署农药经营规范提升行动。同时,狠抓制度建设,加强限用农药监管,推进限用农药退市制度,签订限用农药退市承诺书95份,发放《限用农药经营台账》500本,严格落实限用农药专柜上锁制度和实名销售制度,切实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实现限用农药销售和使用无缝监管。 二、强化宣传动员,精心组织培训。先后组织召开农药经营规范化建设工作动员会、培训会、推进会3次,向广大农药经营者解读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和新颁布的《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明确规范提升行动的目标任务、标准要求、奖惩措施以及时间节点。同时,精心组织培训考核,按规定分批对全县150名农药经营人员开展70学时涵盖法律法规、农药和病虫害防治专业知识、监管信息化系统操作等内容的专题培训,并组织学员赴黄岩、临海等地考察学习。强化培训学习效果,对培训人员实施信息化实操考核和理论考试,经考试(补考)合格的颁发结业证书,共有129名农药经营人员取得培训结业证书。 三、分类改造门店,树立精品意识。对经营业主通过培训考核且有意向有条件改造提升的95家农药店开展规范化改造提升,严标准分类打造规模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干净、商品摆放有序、管理模式统一的农药精品店、规范店和合格店。同时,落实专人进行上门服务,对每家农药店改造提升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确保按时保质改造到位。目前,已统一制定发放农药经营管理制度牌95块,农药经营分类牌1920块,安全警示牌360块,产品标价签20000张。开展改造提升的95家农药店验收通过70家,其中精品店18家、示范店24家、合格店28家。 四、推进农资信息化,健全监管机制。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扩大农资信息化监管系统覆盖面,实现农药经营信息化管理率100%,力争农药网上登记率100%。一方面强化经营者系统操作培训,对全县开展改造提升的农药经营店开展实地上门“一对一”指导,提高软件使用率。另一方面强化农药产品市场准入,对30家县外批发企业业务人员开展农资监管系统登记培训,要求做好产品登记工作,确保“登记一批,准入一批,销售一批”,切实解决外地农药产品登记率低、追溯难的问题。同时,加强对未登记农药产品执法检查力度,倒逼企业做好监管系统产品登记工作。 五、强化考核验收,严格经营准入。制定出台严格的考核验收标准,对改造提升完成并提交验收申请的农药店进行现场验收。通过实地查看经营和仓储场所、检查信息化监管系统平台等形式,结合日常诚信经营状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得分评定相应等级,得分90分以上的为精品店,80分以上的为示范店,70分以上的为合格店。经考核验收达到合格店标准以上的,可在评定验收后继续提升改造,再次申报考核。考核验收结果作为核(换)发农药经营许可证的依据(进行提前核(换)发许可证)。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对创建成功的规范店、精品店进行1000-3000元补助。同时,建立农药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加强日常监管,对规范提升后所有农药经营单位实行动态监管。 |